300億學院

益生菌對於健康的好處,已經有很多研究證實,但也不是補充了,就一定有效。益生菌入口後,還必須經過胃酸、膽鹼等嚴格的關卡,才能順利到達腸道並開始定殖,只有活性的益生菌可以定殖於腸道,有較長久的效果,因此要如何讓益生菌們活著到達腸道,也是一門學問。市售益生菌種類千百種,在購買的時候,除了參考菌種及菌數外,也應該選擇品質優良、值得信賴的益生菌產品,以達到維持健康的目的。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黏附和定植

發佈時間 Apr 22, 2020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黏附和定植

益生菌最終發揮作用的地方在消化道的下端——大腸或小腸內,而益生菌能否抵制消化道的各種消化液到達目的地,則需要它們必須有一定的黏附力使之能附在腸壁上。

新生兒出生時,腸道是無菌的。但在出生後不久,外界的細菌就逐個進入體內,有的細菌和腸道細胞有一定的親和力,通過黏附和定植,成為常駐菌:有的細菌沒有親和力,不能黏附和定植,成為過路菌。




益生菌在腸道內的生理過程:

● 黏附:細菌細胞與宿主(人體)腸上皮細胞結合的過程,其特征是:
● 宿主(人體)的特異性:來自人體的細菌不一定能在動物體內定植,同樣來自動物的細菌也不一定能在人體內定植。
菌株的特異性:同種屬的細菌有的菌株可以黏附定植,有的則不可以。
● 需有足夠的量:黏附有群體效應,細菌只有達到定量,黏附才牢固。
黏附是定植的第一步,可避免益生菌被胃酸、膽汁等胃腸道分泌的液體和腸道的蠕動所清除,而“定居”下來的菌由於“先來先占”減少了其他有害菌“定居”的可能性。同時由於大量“好菌”的存在,形成了“生物屏障”作用而防止“壞菌”接近腸道的上皮細胞。

定植:是益生菌生長發育的前提,是在黏附下發生的一種生理功能。細菌在定植後才可以在腸黏膜表面形成微生物膜,防止外籍菌入侵,保護腸黏膜的健康。

通常從體內(糞便中)分離的益生菌如嗜酸乳桿菌、雙歧杄菌等均具有較強的黏附、定植和適應消化道環境的能力。

為了挑選出具有黏附和定植能力的益生菌,常常在體外腸上皮細胞(如:CaCo-2。HT-29)與待挑選的菌株共同培養,通過觀察菌對細胞的黏附量來確定其黏附能力。

需要說明的是:黏附和定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即使對於有黏附和定植能力的菌來說有其他菌定植在先的話後來的就擠不進去了:如果服用抗生素或其他原因,已經定植的菌也會減少或丟失,其他的菌就有可乘之機。

回上頁